人在旅途|我的人生之路——王升泰先生回忆录(4)-天天消息
来源: 齐鲁壹点      时间:2023-02-27 10:57:57


(相关资料图)

·磨炼-

我在上学之余,赶上礼拜天,就帮助哥哥干些地里的活,学校放寒假,哥哥安排叫我去南山草场割草,因为我哥哥还要喂牲口,过冬得有草料喂养,上秋多数大人都忙着在地里收割自己的庄稼,去山上砍草都是蹦星的几个人。在那个大山里,我那时才1十三四岁,你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再害怕也得硬着头皮往山上走,每天太阳没出来就得吃完早饭,母亲给我准备干粮带着,以前看着大人们走山路稳稳当当,可是轮到自己单独走起来就颤颤磕磕,上山还好,只带着绳子和镰刀,割了一天,太阳还有一人来高,就要捆草下山,开始捆的都是小草把子,三把一个。

到收工下山前,先在地下铺上两道绳子,把小草把子一个个堆好用绳子捆结实后,地势要先选择好,把捆好的草放在高一点的地方,把褂子顶在头上,用褂子垫着是怕草刺扎到脖子,然后哈下腰,把捆好的草顶在头顶,直起腰来低着头向山下走,那要问,为什么不挑着草下山?既不扎脖子也不蜷脖子,走起路来还得劲,这是因为一来山路坡陡,要挑着向山下走,身前面草吊在半空,身后面的草还拖在地上,挑不起来。再者,山路高低不平,路两边还有障碍物,不是石头就是树木,所以要想挑着草下山那根本就没法走,所以就得和朝鲜人一样把东西放在头顶上或者用两个肩膀扛着下山,有的山路赶上一段黄沙岭(表面看上去是大粒黄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风化石脱落的那一层,脱落的这一层是薄薄的),人走在上面大粒黄沙非常滑,而下面没脱落的那一层还很坚硬,这些路段很危险,稍有不注意就把你滑下去。要是下面是块平地和不太陡的地方还好,一旦摊上大深沟那真是危险极了,出现大粒黄沙,这种路段下面多数都是大深沟,每次走在这种地方就是没滑倒,下来后也会被吓出一身冷汗。

到了1959年,我姐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屯垦戍边开垦北大荒,那一年我已经17岁了。下学后在村小队干农活,那时农村是走合作化道路,开始办互助组,后来办初级社,当时小队搞副业收入,集体打须子销往沿海各渔村,送须子都是用扁担挑,一担挑100个须子,一个须子也就一斤半左右,100个须子也就150-160斤。其实重倒不算太重,关键的是咱以前从没挑过担,人家年纪大一点,经常挑东西,两个肩膀都磨练出来了,挑起来这个肩膀累了,再换那个肩膀,两个肩膀倒换着,就能缓过劲儿来,可是我刚从学校下来,以前又从没挑过担,集体活就是这样,不管你以前干过没干过,都得随大流。所以这次送须子每个人的数量都一样,没有多少轻重之分。担子绑好后,用手掂了掂,当时觉着也不怎么重。

刚开始,放在肩上觉得还行,可是越走越沉,没办法也学着人家换换肩,开始用左肩,还能顶一会儿,赶到换过来用右肩压根就不敢搁,因为右肩不要说一百斤重的担子往上压,平时就连几十斤的东西也没挑过。没走几步,就坚持不住了,没办法又赶快换回来。

人们常说,远路没轻担。就这样,不到20里路,一担须子,在肩上换过来,没过一会儿,又换过去,越换,越觉得肩上的担子越重。这一路上,把两个肩膀都搓得生疼,

不行,只有放下担子稍微休息一会儿。不休息还好,这一休息,扁担简直不敢再往肩上放了。等晚上回家,脱掉衣服一看,两个肩膀都脱了一层皮,肿得就像小馒头似的。

壹点号 第三只眼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最新推荐
相关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