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滚动:讲述 | 长沟一枝花
来源: 北京法官      时间:2023-07-04 10:22:12

这里的山很高、沟很深、景色好,却与都市的繁华隔着距离,隔着年代。我的爱人刘法官就在这山沟里,自封“长沟一枝花”。

讲述人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刘学芹的丈夫


【资料图】

房山区的长沟镇,位于房山区西南,因有长沟经村中得名。这里有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最偏远的法庭——长沟人民法庭,距离市中心八十多公里。

我爱人刘学芹,就是这里的一名法官,自封“长沟一枝花”。

家到法庭

两个小时的车程

我与她是大学同学,从朋友到恋人、家人,十几年朝夕相处,如今早已成为了最亲密的“战友”。

2020年,她被调到长沟法庭工作。我听她说过,法官都要到派出法庭历练,却没想到她被安排到了最远的法庭。

我一看手机导航,好嘛,从家里到法庭需要两个多小时。

长沟辖区的盘山公路

两个孩子都还小,我说,要不跟领导说说实际困难,你又晕车,能不能换个离家近点的派出法庭。

她说:“要说困难,那谁家没有困难呢”。

看着客厅里蹦跳的俩孩子,我们相对坐着。片晌,“我去吧”“你去吧”,我俩同时脱口。于她,是坦然接受;于我,是全力支持。

第二天,天蒙蒙亮,她就出发了。先地铁、后客车、再步行,两个多小时后,她终于在太阳已高升时到达了长沟法庭。

初到法庭

“长沟一枝花来了”

长沟的山很高、沟很深、景色好,却与都市的繁华隔着距离,隔着年代。初到法庭,她就被简陋的办公条件镇住了。

第一天回家后,她连鞋都没来得及换完,就开始拉着我绘声绘色地描述。

“法庭就是个小门脸儿,没院儿,拉下卷帘门就是下班;办公室之间是三合板打的隔断墙,那边打电话,这边听的一清二楚;那窗框脱落的墙皮,落在已经炸皮的窗台上,积了那么厚一层白石灰。”一边说一边拿手比划,“这么厚呢”。

房山法院长沟法庭门口

“但是”,她话锋一转,“我又能跟亮亮并肩作战了,而且我遇到一个学弟,估计你在学校里也见过他,我们还是一个组呢......”她更加兴奋地地讲起了法庭里的那些人。

“那么多男同志,我去了,就是长沟一枝花啊,哈哈哈哈……”她边说边笑了起来。

刘法官乐观的性格,总是眼里有光,发现各种乐趣,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够快乐自洽。

花开小法庭

她调侃自己上班像“取经”,每天早出晚归,经历重重磨难翻越千山万岭,靠的全是心诚。而我看到的是,这两年她晕车不知道吐了多少回,最终“免疫”了。

一天一天,我从她耍贫的语调和笑着的表情里,深切地感受到,她越来越适应,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小法庭,在她眼里,这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她曾为法庭里的女孩们“群体画像”:袁琳,像三月里清新素雅的小雏菊,平淡恬静;丽婷,像四月里热烈绚烂的杜鹃花,爱憎分明;莹洁,像七月里洁白芬芳的茉莉花,温婉轻柔......

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山间田边的狗尾巴花,不娇美,不妖娆,平平无奇但胜在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觉得真跟狗尾巴花有相似之处:落地生花,向阳生长,放在哪里都能感受美好,绽放最好的自己。

清官善断家务事

刘法官经常审理家事案件。

偶尔遇到难办的案件,她都会编个案例故事讲给我听,然后采访我,让我以“普通大众”的身份提提意见。

刘学芹一家

有时看她纠结不已,我开玩笑说:“其他案子也见你这么没主意啊,你是不是不适合审理家事案件?”

“家事案件,工夫多在情感缝合上,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她认真地说。

为当事人尽量想得周全,正是内心纯善的法官最美好的样子吧!记得她在央视法治纪录片《家事如天》的画面:她冒着严寒穿梭在大山间,就是要挖掘一家人产生矛盾的内在症结,尽力弥合这个家庭的裂缝。

她说,家庭稳,社会才会和谐。

我知道,节目呈现出来的当事人之间的冲突、家事法官们的工作难度,与实际情况相比,十不及一。

我更知道,他们工作的难度与社会的和谐度是成正比的。作为家属,我由衷希望法官们的付出能被更多人看到、感受到,让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充满慰藉,也滋养法官的情怀和信仰。

现在,每当刘法官说起长沟,一定会在前面坠上我们,“我们的长沟”。

这就是“长沟一枝花”,她绽放在长沟的每一处角落,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这片土地热爱。

整理、编辑:史江伟 陆露

标签:
最新推荐
相关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