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给予航发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位26.95元 当前时讯
来源: 证券之星      时间:2023-04-12 12:22:35


(资料图)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张超,方晓明近期对航发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2年报点评:盈利大幅改善,内需外贸双线发展》,本报告对航发科技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26.95元,当前股价为21.35元,预期上涨幅度为26.23%。

航发科技(600391)  事件:  公司4月4日公告,2022年营业收入(38.01亿元,+8.47%),归母净利润为(0.47亿元,+118.96%),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1260.46%),毛利率(13.06%,+0.97pcts),净利率(2.19%,+0.86pcts),ROE(3.04%,+1.60pcts)。同时,2022Q4营收(14.93亿元,+23.41%);归母净利润(0.46亿元,-34.29%)。  投资要点:  盈利同比大增,毛利率、净利率、ROE为近五年最佳  2022年,公司全年营收(38.01亿元,+8.47%),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为(0.47亿元,+118.96%),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1260.46%),盈利大幅回升。毛利率(13.06%,+0.97pcts),净利率(2.19%,+0.86pcts),ROE(3.04%,+1.60pcts),均为近五年最佳。2022Q4,公司营业收入(14.93亿元,+23.41%),单季度营收为近三年最佳;归母净利润(0.46亿元,-34.29%)。2022Q4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加,影响了归母净利润的释放。  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6.27%,-2.11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0.52%,+0.02pcts),保持平稳。管理费用率(4.95%,-1.01pcts),随着营收规模增加,规模效应显现,管理费用率下降明显,是近三年新低。财务费用率(0.80%,-1.12pcts),公司外贸产品受汇率波动影响,本年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汇兑收益增加。研发费用率(2.31%,+0.40pcts),公司本年度研发项目增加致研发费用增加。  同时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0.56亿元,同比增加0.45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盈利释放。  2023年,公司将持续做好内贸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按节点完成科研生产任务,按计划积极推进外贸转包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公司航空发动机系列零配件的生产制造核心能力。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44.74亿元,增幅17.70%。  2022年关联交易中对中国航发系统内销售商品金额为(25.60亿元,+5.79%)。2023年关联交易中预计向中国航发销售商品39.30亿元,较去年预计销售商品金额增加7.73%,较去年实际发生销售商品金额增加53.55%。  “调结构、增效益”,内需、外贸“双轮驱动”,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  公司主要业务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主要分为内贸航空及衍生产品、外贸转包产品两个业务板块。内贸航空、外贸产品、航空轴承三大产品正形成公司稳步增长的核心。  1.内贸航空及衍生产品:  2022年公司内贸航空及衍生产品收入(28.05亿元,+8.40%),收入占比73.79%。  其中公司承接的内贸航空装备目前都是航空装备建设急需产品。随着公司配套生产的内贸航空发动机订单稳步增长,以及在研型号项数的持续增加,公司的行业地位正稳步提升。  航空轴承类业务则主要由控股子公司中国航发哈轴开展。2022年中国航发哈轴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净利润0.76亿元。中国航发哈轴是中国航发集团旗下唯一的以航空轴承为主要产品,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轴承研制企业,其生产的航空轴承主要包括航空发动机轴承、直升机传动系统轴承、飞机机体轴承、附件轴承(电机、泵等)全部四大类航空轴承;具有超高转速、超高温度、复杂多变载荷、超长寿命、高可靠性等特点,属于航空装备的核心部件。其中,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占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能够满足二、三代机批产保障能力,具备四代机、五代机轴承研制配套能力。  2.外贸产品:  2022年公司外贸销售收入(8.85亿元,+5.90%),收入占比23.28%。公司的外贸产品业务主要是针对国际航空发动机的转包生产,公司选定国际知名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公司作为合作对象,利用所处行业优质供应商地位,主要向部分国际知名发动机公司提供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零部件产品。公司转包业务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机匣、叶片、钣金、轴类产品专业制造平台,和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随着产品传导周期的不断推进,全球疫情恢复后新的航空周期到来,公司外贸产品业务将会呈现加速复苏的趋势。  投资建议:  2022年,公司面临迅速上量的科研生产任务,高温限电等影响,保证了内贸航空产品的稳定交付,外贸航空业务的企稳回升。盈利能力提升至近三年最佳水平。2023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为44.74亿元,增幅17.70%,预计向航发集团内销售商品金额为39.30亿元,较去年实际发生销售商品金额增加53.55%,2023年公司营收有望实现较为快速的增长,同时我们预计,随着内需产品的稳定交付,国际转包市场的回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进入发展机遇期。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20亿元、54.36亿元和66.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1.01亿元及1.61亿元,EPS分别为0.21元、0.31元、0.48元。我们维持买入评级,给予目标价格26.95元。  风险提示:科研生产能力建设不及预期;国际形势紧张影响国际合作业务、供应配套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浙商证券邱世梁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8.93%,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33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53.45。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航发科技(600391)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1星,好价格指标1星,综合指标1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 证星研报解读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标签:
最新推荐
相关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